科普课堂 心灵自助

爱上一个性感的脑子:“智性恋”真的存在吗?

发布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

  最近美剧《后翼弃兵》特别火,女主是一个集天赋与高智商(和美貌)于一身的天才,第一次接触国际象棋就表现出惊人天赋,9岁吊打老师,在高中棋社一个人解决所有对手,后来一路过关斩将杀到苏联,打败了比她大两辈的、当时最厉害的棋手博戈夫。 有人把她和《神探夏洛克》中的卷福放在一起,表示这些高智商的混蛋实在过于迷人了:

  这里出现了这几年很流行的一个词:智性恋(sapiosexual  英文来源于拉丁文中的 sapiens( 辨别,理解),词典上对它的定义是这样的: 相比于外表,更容易被智商和精神特质吸引(专指性吸引力)。换句话说,如果你会因为一个人高智商而爱上ta,那你就可能是个智性恋。 1988年,Live Journal(综合型SNS交友网站)上一个叫 wolfboy 的用户第一次创造了sapiosexual 这个词来描述自己的性生活。2002年,他在 Live Journal 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不太在乎高潮,我想要一个精辟,好奇,有见地,不敬的头脑。我想要一个哲学讨论是前戏的人。

  智性恋真的只看脑子不看脸吗? 

  智性恋这个词在2010年前后开始流行。2014年,美国著名的约会网站 OKcupid 甚至把 它列为跟 异性恋、同性恋、无性恋并列的性取向,智性恋这个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2017年, OKcupid 大约有 0.5%的用户认为自己是智性恋。有人甚至专门为智性恋发明了一个叫做 sapio 的交友 app,主打叫  Intelligent Dating 的约会,让寂寞的聪明人能够因为共同话题和学术追求结缘。 但关于智性恋,又有很多争议。 比如有人觉得,喜欢卷福跟女主都不算是智性恋,因为他们长得都很好看啊!你确定喜欢他们不是因为颜值?所以迷恋卷福和贝斯,算是智性恋吗? 不一定。 首先,要看你对他们的喜欢是哪种喜欢。如果只是觉得哇这人好聪明好厉害,那你不算智性恋,顶多算是对高智商的仰慕。 但如果你在ta散发智慧魅力的时候产生了想要把ta推倒的冲动(幻想),那你就可能是智性恋了。 其次,当你确实想把ta推倒时,要想清楚,你看上ta的到底是什么? 

  智性恋不是不看脸,只是跟智慧相比,外表远远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两者只能选其一,智性恋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智慧 如果卷福长了一张隔壁二狗的脸,智性恋对他的爱依然不会改变。 美国临床性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克里斯蒂·奥弗斯特里特说,智性恋有这么几个典型特征:

 1.“来电的核心点在于潜在对象的智识、品味和精神世界。 智性恋的一见钟情看的不是脸,而是你手里拿的书。 在聚会中发现某人的手机铃声是自己最喜欢的歌手、图书馆发现一个人正好拿着你刚刚还回去的萨特的书、或者听到某人熟练地谈论人工智能,这会让他们瞬间来电。

 2.智力对话可以唤起你的性欲 

  智性恋对智力对话的反应直接跟性欲相关。 美国 seventeen 网站的编辑凯尔西·斯蒂格曼认为自己是智性恋,她这么描述自己的感受:谈论化学就相当于跟我调情,而听到某人熟练地谈起超级科学之类的事情,我会立刻像大多数人被亲吻脖子一样神魂颠倒。 对于智性恋者来说,他们的性幻想可能是跟某个人在床上聊英国文学或者经济学,而不仅仅是性爱。

 3.在做羞羞的事情之前,你需要大量的精神沟通 对于智性恋者来说,吃饭、旅行或者身体上的抚摸都不如进行一次高质量的谈话更能让他们确认这是的人。 在让关系更进一步之前,谈论政治观点、分享各自喜欢的书会让他们觉得安心。如果没有这些谈话,他们很难跟别人发展更亲密的关系。

 4.精神契合高于一切 对于智性恋来说,一段好的亲密关系,精神契合是最重要的标准,性爱只能排在第二位。 相比于啪啪啪,被伴侣激起的颅内高潮才是他们真正的快乐之源。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叶芝那句著名的诗: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叶芝同学十有八九是个智性恋。 

  智性恋真的存在吗? 

不过,虽然智性恋这个词很火,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词只存在于社交网络,并没有被心理学界承认。 那,为什么有人会对高智者这么来电?智力跟性吸引力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 2018-2019年,心理学家吉尔斯·吉尼亚克、乔伊·达比郡和西澳大利亚大学的米歇尔·奥伊就做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他们要求参与者评估不同智商水平的潜在伴侣,包括性伴侣和长期关系。还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以评估智力对整体吸引力的影响程度。 问卷问题包括: 1 一个外貌出众但是智商一般的人对我来说没有性吸引力。2 听聪明的人讲话会让我觉得 TA 很有性吸引力。3 我更喜欢智商一般的人。4 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足够聪明,那已经足以让我产生性冲动了。5 我不能想象我和一个高智商工作环境中的人成为性伴侣。6 比我聪明的人对我来说更有性魅力。7 不如我聪明的人对我来说更有性魅力。8 充满智慧博弈的对话会让我「性奋」。9 我的性伴侣必须比我聪明,这点不可或缺。 在实验中,有8.1%的参与者被证明是真正的智性恋,他们表示: 仅仅是非常高的智力水平就足以让我被性吸引。听到某人说话很聪明会唤起我的性欲。高智力水平是让我产生性趣的必要条件。 这个研究结果证明:智性恋并不仅仅是人们的主观感受,人群中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人,是名副其实的智性恋。 其实,不仅智性恋爱高智商,普通人找对象也喜欢聪明的啊。 他们在这个研究里找了来自33个国家的近 10000 个参与者做了统计,发现智力在择偶标准中位居前二,仅次于待人友善、善解人意,颜值居然才排到第6位(看来大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看脸)。

   另外,对智力的重视程度,也跟你想要发展的关系类型和所处的阶段有关。 简单说就是:越严肃的关系,对智力的要求越高。 如果你只想谈个快乐的恋爱,智力可能没那么重要;但如果考虑跟这个人结婚,人往往就会提高对智力的衡量标准。 研究者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虽然大家都喜欢聪明的,但太聪明的人吸引力反而会下降。 通过统计整理人们对不同智力水平潜在伴侣的评估结果,他们发现,参与者对潜在伴侣的打分一直随着他们的智商增加而提高——直到他们的智力达到一个特定的数值IQ 约为120)。 也就是说,当潜在伴侣的智商超过120时,他们的性吸引力反而下降了。 作者认为,吸引力下降可能是由于潜在的权衡,即非常高的智商可能会导致其他理想特征,比如社交技能和人际机能的绩效下降。毕竟,一个绝世天才可能也不需要太强的交际能力。想想谢尔顿,好像就可以理解了。

  关于智性恋的其他争议 

  很多人都声称自己是智性恋,其中不乏社会名流,比如法国性别平等部长马琳·斯基亚帕在接受《杜迪曼奇报》采访时就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著名音乐制作人 Mark Ronson  也在《早安英国》节目里说自己是智性恋。 玛丽莲梦露也是个智性恋:她最大的性幻想之一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她还在她的白色钢琴上拍了一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银框照片。 其实,智性恋一直是个比较有争议的词。 有人觉得这个词有歧视意味,因为在一些关于智性恋特征的陈述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句子: 愚蠢的人让我垂头丧气,感到恼火。我根据自己有多机智敏锐、有求知欲来判断我对一个人的吸引力程度。 而社会普遍价值上对聪明机智的理解,往往跟一个人的出身阶层、接受的教育和从事的工作有关,这让那些达不到聪明标准的人(比如智力残疾,自闭症谱系障碍者,或负担不起高等教育的人)感到被冒犯。 另一群人却觉得自己在这个词里获得了归属感:那就是大众眼里的 nerd,《生活大爆炸》里的科学家们算是这个群体的典型例子。伴随着 Brainy is  the new sexy 的口号,他们的孤僻、古怪和不近人情变得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反而因为在某个领域的高智商,变成了一种能够迅速被识别的特点。 法国里昂大学进化心理学的教授罗拉.阿黛尔(Lora Adair)认为,智性恋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书呆子(nerd)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界限正日渐模糊。 另外一个关于智性恋的争议是:这真的是一种性向吗?真的会有人关注智慧到超越性别? 事实上,智性恋在主流观点中一直没有被定义成真正的性向OkCupid 2014年把智性恋列为取向之一后,他们的发言人还专门就这个问题发出过声明,说 增加"智性"这个词,是为了改善用户体验,因为他们的用户偏向重视智识的群体,并不代表官方承认这是一个新的性向。 性健康教育家、印第安纳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应用健康科学教授黛比·赫贝尼克说:科学界现在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性取向,与其说是取向,不如说是一种身份 智性恋的人也可以同时是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无性恋或其他性恋者。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智性恋就是只喜欢高 IQ 的人吗?如果是,要怎么衡量对方的 IQ 呢?难道约会之前要先做智力测试? 如果你的约会对象同意,做测试也不是不行(开个玩笑)。 但事实上,很多人口中的智性恋并不是纯粹追求高智商,更像是颜控的一个相对概念: 跟脸相比,我更关注你的脑子。这个脑子可以指智商,也可以是你在某个领域有独特的见地。在 okcupid 上,那些 sapiosexual 们的择偶标准就包括幽默感会变魔术玩数独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以彰显自己的好品味:我不是只看脸那么肤浅,我可以透过外表欣赏你的智慧。 可能也是因为这一点,智性恋被称为金字塔顶端的择偶标准 但其实,不管是智性恋还是颜控,这些词语的存在,都是为了帮我们表达和探索自己在亲密关系上的偏好和需求。 智性恋这个词,确实就代表了一群人的喜好和需求: 对他们来说,最美的爱情,莫过于有人想要轻轻褪去你良知的青衫,和你的思想翻云覆雨 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人,借助智性恋这个标签找到同类,又未尝不可呢。

                                                                                                                    本文摘自简单心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