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课堂 心灵自助

“以愤怒和疏离来表达爱意”|躲在傲娇背后的焦虑型依恋者

发布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

  小编的一个朋友常常和自己的男友吵架,但其实与其说是吵架,不如说是她自己很生气,男友却一头雾水。他们最常吵架的的点就是关于微信秒回这件事,朋友说自己也很矛盾,每次给男友发信息,超过3分钟没回复就会很生气和焦虑。就算后来男友回复了,甚至解释了理由,她还是会故意晾着男友,很长时间都不理他,同时希望男友能主动发现自己为什么生气,然后来哄哄自己。她男友常常觉得很困惑,有时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问她是不是生气了,她只会很冷漠的回复:没有啊。” 类似的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男友每次都在心里嘀咕着:我又哪招你了…” 

  在男友心里,小编的朋友变成了一个极其傲娇,占有欲强、会因为很小的事情就原地情绪爆炸的人。后来小编和朋友聊了很久,发现她其实是把自己那些不安、害怕被抛弃、需要被关注和照顾的情绪,隐藏在了愤怒和焦虑之下。而她自身的焦虑型依恋,很有可能是这些不恰当情绪表达行为的源头。

  依恋是大家很熟悉的心理学概念,一些父母或养育者不能一以贯之的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有时会很及时,有时却很迟钝。就像家长们经常争论:孩子哭闹, 哄还是不哄。其实两种选择都是可以的,最可怕的就是变来变去:一会儿哄,一会儿不哄。

  在儿童眼里,父母这样的回应是不稳定、不可预期的,这时儿童会感到困惑和不安,他们不知道该期待被如何对待。所以很多孩子在感到悲伤和愤怒的同时,选择的解决办法就是去黏住大人,这是形成了焦虑型依恋的儿童面对他们难以预料的父母的解决办法。照料者的对待是婴儿依恋类型形成的关键因素,而这种影响会一直延续至成年。

  焦虑型的个体对伴侣感受到的并不是爱和信任,而是一种情感饥渴,他们希望对方能够拯救自己,或是使他们变得更完整尽管他们极度渴望与人亲密,但却总是怀疑和恐惧对方并不想达到同等的亲密。

  焦虑型的人会通过黏人和控制来获得一种安全感,但结果通常与预期相反,他们的伴侣常常因不能忍受而逃开。

  如果你有这些想法和行为,那么你有可能是一个焦虑型的人:

             极度渴望亲密和陪伴,要求与爱人随时保持联系,每天报备行踪

             会以不回短信电话、故意引对方嫉妒或是威胁要分手来获得对方的关注

             一旦对方违反自己对Ta的期望,或是感到对方对自己关注不足时,就会感到愤怒和焦虑

             会为了维持联系而放弃自身需要,讨好伴侣

             害怕被抛弃,独自一人时会觉得不自在,受到一点冷落,都会觉得被抛弃了

   

  就像是创伤的强迫性重复一样,焦虑型的个体很容易会被回避型的人所吸引。

  在和回避型人交往的过程中,对方的若即若离让自己产生的那种焦虑和不安的感觉,和小时候从养育者那里体验到的感觉是那么相似,这种熟悉感既让他们无法抗拒地被吸引,又让他们感到更加痛苦。焦虑型依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焦虑型依恋的人,本质上是在用愤怒和焦虑来掩饰害怕被抛弃的恐惧,他们真正追求的其实是一种稳定的安全感,却时常痛苦地发现伴侣根本不能满足自己,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就是安全感。而这,正是焦虑型依恋对亲密关系最大的影响,他们习惯用愤怒、焦虑、冷漠、疏离等表面情绪来表达内心对于安全感和被关注的诉求但伴侣因为被这些带有迷惑性的表面情绪所干扰,难以发现他们真实的诉求,而是只会觉得他们很爱生气,很难哄,阴晴难测。

  而且我们都知道强扭的瓜不甜,通过愤怒和疏离来的关注并不出于真心。就像小编的工作真的很忙,以前男友还会要求我必须每周见他三次,周中一次周末两次,否则他就会生闷气不理我,或是跟我吵。这让我感觉见面不再是件开心的事,反而像在完成任务一样。

  所以当伴侣不了解你这些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的时候,也就无法用能够安抚你的方式回应你。焦虑型的我应该怎么办?

  1.察觉到表面情绪背后的真实情绪

  当我们的真实情绪被愤怒、焦虑、冷漠等表面情绪掩饰时,不仅会让伴侣困惑,我们自己也会有深深的无力感,感到对方不理解自己,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被这些表面情绪所欺骗了,可能我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

  下次当你再因为对方的一些行为感到愤怒时,别急着和Ta闹别扭,想一想自己是因为什么而生气,这个原因背后,你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2.寻找一段稳定的关系

  想要慢慢改变焦虑型依恋的重点是建立一段稳定、安全的关系,可以是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伴侣、其他的重要他人或是心理咨询师。

  鼓励大家去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是因为在咨询过程中,除了一段安全、稳定的关系之外,咨询师还会和你一起去感受和体验那些焦虑和愤怒的情绪,以更加专业的方法陪你一起探索这些忧虑的起源,逐步修正这些不合理信念,让你可以在以后的亲密关系中,重获安全感。

                                                                                                                    本文摘自简单心理微信公众号